第九章 信使劝降-《风起明末三万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招降?有意思,如今的三边总督是杨鹤吧?”

    对于如今的三边总督,张献忠其实并不熟悉,而他最熟悉的反而是后来的三边总督洪承涛,毕竟这家伙背叛大明投靠后金还和大玉儿有一腿,想不记得都难。

    “嗯!大王,的确是前左都御史杨鹤。这个家伙也算是老谋深算,这一年来基本上都是先招降后围剿,许多起义的弟兄惨死在他的手中。”

    考虑到对杨鹤并不了解,张献忠并不说话而是等袁明清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袁明清润了润嗓子,继续道,

    “不知道为什么,杨鹤似乎并不打算大举围剿我们,总是龟缩在城内。所以如今陕西境内,起义的队伍不断壮大,就连王自在都已经发展到五万人,号称紫金梁,声势浩大,风头一时无二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三人已经走到了会议厅,此刻会议厅已经撤掉了长桌,仅留下太师椅以及左右合计八张椅子。

    坐上主座太师椅上,张献忠并没有对袁明清说的话露出艳羡的表情,因为他很清楚,风头越大死的越快,所以当下越不起眼反而越好。

    况且,王自用虽然号称有五万人,但其中的有效的兵力在张献忠看来最多一万出头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和这个时代一个普遍的观念有关,那就是虚张声势。

    所有起义大军都恨不得对外称呼自己有百万大军,然后吓的对手不战而胜,但实际上,真正的战力实在堪忧,这也是后来传出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滥竽充数的实在太多了,一旦逆风,跑的比谁都快,这怎么可能打得过噬毛饮血的女真人。

    此外,他对杨鹤的目的有些疑惑,他总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,而这个信息才是导致杨鹤以抚为主,以剿次之的原因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,信息的传递极其缓慢,而张献忠对明末的这段历史并不了解,因此他并不知道此刻袁崇焕已死,而陕北的大部分兵力早已被调去京师勤王并未归建,自然也不知道如今杨鹤的难处。

    当然,就算他了解也只是了解别人记录的历史而已,不说这段历史是不是真实的,哪怕出一点错误,可能就是赔上无数的性命,所以他也赌不起。

    拿起茶盅给自己倒了一杯水,如牛饮水,润了润嗓子,刚要开口,这时杨晓峰突然走进来。

    “大王!那个三边总督杨鹤的信使又来了!这次他说有重要的事情,一定要见到大王!”

    张献忠闻言脸上露出有趣的表情,说实话他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个杨鹤,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。

    不过如今见见他的信使也不错,也许能通过他的信使了解杨鹤的为人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