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一章-《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【大明建国不久,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就已经开始了。

    洪武3年3月,朱元璋设立察言司,受四方章奏——这是通政司的雏形,意在剥夺中书省对奏疏的绝对控制力。

    这个改革在7月终止,察言司只活了4个月就寄了。

    12月,朱元璋看了一个儒士严礼的奏疏后,和左右侍臣讨论起元代的得失,言辞再次剑指中书省:

    "今礼所言,不得隔越中书奏事,此正元之大弊。人君不能躬览庶政,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。今创业之初,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,而犹欲效之,

    可乎?"

    洪武10年6月,他再次强调"广言路,求直言”的重要性。并明确指出“天下臣民,凡言事者,实封直达朕前”。

    这实在太疯狂了!是历朝历代所未有之规定!

    即便以往曾经有小民可以向上诉冤情,中间不可避免的有多道手续要过,有多个人要看。可朱元璋竟不想要官员参与,奏疏封好,你们当个快递员,我老朱全权负责拆阅!

    什么概念呢?

    据吴晗教授统计,洪武16年9月14日到21日,8天里一共有1666个奏疏,3391件事,平均每天要

    处理423.8件。

    朱元璋这种精max可以搞,他一生要强,凡小事、必以闻的儿子朱棣算是圆满复刻。后面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太k。实在是能力跟不上,内阁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。】

    子承父志的朱棣骄傲了吗?

    他当然很骄傲。

    可他也在同时想起了杨士奇。他并不希望杨士奇把君权夺掉。但有个吊诡的故事是,杨士奇辅佐的人是堡宗.…

    【这无比强势的发言,就是朱元璋特意下谕旨,对中书省的人说的。我要对你动刀子了,你什么意见?中书省:..…

    7月,察言司的升级版本通政司上线。从此以后,明代的一本奏章的心路历程都基本上长这样:

    题本、奏本通政司收(内阁)皇帝处理对应的六科给事中审阅奏疏,如有问题,则行使封还驳回之权(皇帝你再看看)通政司发各衙门执行】

    朱樉:“那个摆宗,他不干活,又不让内阁补人一起干活,看来那位叶首辅的精力着实惊人,有爹和太子您的风范呢。"

    朱元璋:    "……"

    朱棣:"……"

    【明初没有内阁,所以可以省略这道工序。

    而六科给事中的封还驳回之权(中央监察机关),原本在三省六部制里,由门下省所有。

    通政司没有建立以前,就有给事中了。朱元璋为了增强通政司的力量,在洪武12年时,把它隶属于通政司。

    >

    虽说独立了,六科和通政司的彻底分离持续了很久很久。

    正德时,尚宝司(对应门下省的符宝郎,也独立了)、六科、中书舍人的俸禄都从通政司拿。

    万历了,才自行领工资。】

    老朱:"……好吧,独立也有道理。既然这样,并进去的殿廷仪礼司(未来的鸿胪寺)也独立出来吧。"

    茹问:"名字也跟着改叫六科给事中,不叫承敕监给事中了?"

    朱元璋点头:    "嗯。六科就六科吧,——对应清楚些。"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