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大萧条-《东京文娱教父》
第(2/3)页
然而找工作对现在的他来说却是一件难事,准确的说,是对今年的所有毕业生来说,都是一件难事。
谁让现在是1994年,大萧条的第三个年头。
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,曰本经济出现了短暂的腾飞,曰本人用商业手段弥补了军事上的失败,如火如荼地朝着世界一流国家的位置昂首阔步前行。
当时的曰本,民族自信心空前,誓要把美国从世界老大的位置挑落下马,“东京可以买下半个美国”的说法就是从那时开始的。
由于市场急速扩张的原因,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,所以80年代的毕业生就像香饽饽一样。
就不提东大、应庆这些学校了,就连藤原圭现在所在的东艺,那时也是企业们争抢的对象。根本不像现在这样,被企业视作鸡肋。
很多企业为了争抢人才,都开出了极度丰厚的用工条件,甚至为了拉拢新人,送钱,承诺房车,往房里塞风俗娘,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。
哪用像现在一样还要去毕业指导中心查企业资料,那时的企业人事都是直接找上门的,请吃法餐和土耳其洗浴,藤原圭都无法想象那时的毕业生有多幸福。
估计一个个自信心爆棚,嘴上喊着“曰本第一”,幻想着自己是世界的主人。
那时的曰本不把钱当钱,全民撒币,也为后来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心理隐患,那就是这段美妙的经历让曰本民众觉得,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。
丝毫没有意识到,曰本的经济上的腾飞,不是经营上的胜利,而是外交上的胜利。作为战败国,却还能有如此发展,这本身就是非常反常的,是历史上的一个意外。
然而这样入梦似幻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,广场协议之
曰本的经济迅速衰败,陷入了大萧条,那段如梦似幻的记忆也如同海滩上的巨大泡沫一般,“啪”一下破灭了。
人们不得不从美妙的梦境中醒来,开始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。其中一个现实就是,曰本企业从用工荒到人员冗余,开始一轮轮的裁员。
老员工失去了工作,新的毕业生也无法就业,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,街边的小钢珠店里塞满了因为从梦中醒来无法接受现实的人们,社会犯罪率有明显上升趋势。
而再过几个月,藤原圭也要成失业者大军中的一员了。
藤原圭躺在床上,看着黑色的鸦群在窗外飞舞——东京的乌鸦真是多啊,已经快搞不清楚谁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了。
他来到这里已经十来天了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完全融入这座城市。
虽然身体里自带日语的语言系统和在东京生活的记忆,但是藤原圭在心里却默默想念自己来时的地方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