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还有……广场上,寒风卷过人群,满朝文武却已不顾冷意,惊疑不定地望过来。 在他们想来,这件器械已足够惊人,哪里想到,还不是全部。 有敏锐的官员, 则注意到,那辆板车上还放着个木箱,只是因为体积不大,故而并不起眼。 “还有一物?”皇帝惊讶反问。 齐平颔首,朝两个青壮递了个眼神,二人心领神会,合力将木箱搬了下来“嘭”的一声, 放在地上,掀开箱盖。 只见其中左右各一格,其中一个盛放着打碎的石炭,另外一个里头,却是几個圆饼状,满是窟窿的东西。 “这是……”群臣不解,突然有点难受,想他们自喻学富五车,见多识广,结果今日却好似无知老农般。 只有旁观的份儿。 呵,没见过蜂窝煤吧……齐平也不解释,说道:“点燃。” 继而,两名青壮各自将石炭与圆饼状物件放在地上,先点燃木炭,然后那石炭才有燃烧迹象。 这个过程需要等一阵子,齐平趁着空档,指着左边的一份,说道: “这是普通的石炭,烧起来灰尘极大、呛人口鼻, 在这广场上还好,若是在房间中,整宿窗子都得开着,可这样一来,好不容易烧出的热气又散了,这也是石炭不好卖的缘故。” 众人点头,大臣们家里用的虽是木炭,但这点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。 顿了下,他又指向右侧: “这个,是用石炭混合消石灰、黄泥制造的‘炭饼’,诸位请看,已经点着了。” 群臣望去,果然发现那“炭饼”已经升起浅蓝色的火苗。 相比于石炭的火红色,火势要小一些,但却并没有浓烟、灰尘,色泽上,也接近木炭。 “呀,这东西竟不呛人。” “火势稍小, 但整而不散,无怪乎并无灰尘。” “应是这孔洞起了效用吧。”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,分析起来,相比于抽水机而言,在齐平解释过成分后,便不难懂了。 甚至于,一袭绯红长袍的工部尚书走至近前,拿起一根棍子,捅了捅,惊讶道: “还很结实。这石炭如此处置后,竟不逊于柴禾太多。” 一名官员突然明白了什么:“若是将南郊石炭制成这炭饼……” 齐平点头,神情正色起来: “正是如此,方才诸位大人所忧虑,无外乎石炭售卖不佳,量不高,单价便无法降低,而倘若将其制成炭饼,虽比不了上好的木炭,但如诸位之见,售卖出去,会如何?” “只要价廉,必大受欢迎!”户部侍郎斩钉截铁。 眼珠发红,已经意识到,这件简单的物件背后的庞大商机。 齐平笑道: “一个炭饼,所消耗的原料,无外乎些许散煤,黄泥,少许石灰,外加一个木头模具,成本极为低廉,却可以取代大量木炭需求。 我计算过,一个炭饼算上人工、运输,五文钱都有不少赚头,若量够大,还能再低,若不去赚钱,只走成本,二三文钱一个也非不可……” 这么便宜! 听到这个数字,在场不少大臣都惊了下,他们大概能猜出价廉,但却未想到,竟这般。 关键这东西还远比木炭耐烧,一旦推出,恐怕除了大户人家,几乎都会采购炭饼。 齐平继续说道: “同时,制造炭饼极为简单,可以招募大量流民来做,这样一来,又可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。若是有可能,朝廷专营此物,正常市价售卖给有余钱的民众,从而补贴给贫民,免费发放给贫民,如此一来,若是经营得当,也许赈灾的钱款,也能从这里赚出来。” 他侃侃而谈,阐述着自己的思路。 每说出一句,大臣们眸子便亮一分。 尤其是户部官员,更难掩喜色,忍不住补充道: “而且此法还能向各地推广,中州、北境中同样有不少矿山,若能做成,亦可大为缓解灾情!” 说完,户部尚书激动地望向皇帝:“陛下!齐大人此法甚妙!臣力主推行!” “陛下,的确可以一试。” “臣附议。” 一时间,一众官员纷纷谏言,既是因为这方法听起来,可行性的确极高,二来,也是怕镰刀割到自己身上。 以器械变废为宝,以炭饼取富于民……皇帝神情复杂地望着眼前的一大一小,两个物件,深深吐了口气,只觉胸中郁气尽去。 扭头望向面带笑容的齐平,心头再浮现出四字:王佐之才。 第(1/3)页